新闻资讯
护肤品的进化论
日期:2009/9/30 阅读数:869
“60年前在成都,哪里有什么美容护肤的说法哦。哪怕你是村上的村花、镇上的镇花,最多有一瓶雪花膏。”今年75岁的肖婆婆还向我们强调“寒冬腊月里,脸上干得要裂了才舍得用一点”。
伴随着时代的变革,成都女人的梳妆台从最早只有一瓶雪花膏和两把梳子的空空荡荡,到现在瓶瓶罐罐、琳琅满目。成都妹儿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国产品牌的护理,他们乐于享受全球科学家通过各种方式提炼获得的美容珍品。细观60年来成都人所经历的护肤品变革,其差异化程度绝不亚于一场工业革命。
50年代~60年代
护肤品:友谊润肤脂+雅霜雪花膏+安安爆拆灵
美容意识:几乎没有美容的概念。姑娘们只有在出嫁前才会进行一生一次的美容——棉线绞脸。而当时的大多数人,只用清水洗脸,冬季为了防止脸上冻裂才会使用珍藏的雪花膏。
60年代~70年代
护肤品:百雀羚+蛤蜊油
美容意识:每天清水洗脸后,都要用香脂滋润一下,也终于有了专业护手油。那时的人们,对蓝色铁盒包装的百雀羚最有感情。那只小圆铁盒,装载了许多人所能想象出的可爱和美好。专门对付冻疮的手霜蛤蜊油,由贝壳作为包装容器,用来擦手上的冻疮立竿见影。
70年代~80年代
护肤品:安安黄瓜洗面奶+七日香人参胎素+咏春润肤蜜+片仔癀珍珠膏……
美容意识:洗面奶的出现,让爱美的女士趋之若鹜。随着洗面奶的普及,姑娘们打开了通往美丽终点站的广阔大道。而人参、胎素等名词的加入也标志着美容护肤品科技含量的提升。
80年代~90年代
护肤品:美加净银耳珍珠滋润霜+永芳F真珠膏+夏士莲雪花膏
美容意识:与美发店脱离的专业小美容院开始出现,从简单的敷面膜到面部按摩……手法和用具日益丰富。这个年代的美女,日常用品已经相当丰富。永芳这样的时髦产品,装点了他们的青春岁月。而每个月200元左右的街边的小美容院消费,成为了姑娘们心照不宣的固定项目。
90年代~21世纪
护肤品:雅芳、玉兰油
美容意识:中高端美容院开始出现、“整形”作为一个非常尖端的科技名词出现在成都美女的日常生活中。雅芳进入成都,成为当时能叫得出名字的护肤品里面比较好的。美女们每日护肤时间明显延长,而每天妆前、妆后护肤水、乳液……护肤过程开始变得繁琐,但是成都女人把它当做日常功课乐在其中。
21世纪~今
护肤品:HR、植村秀、薇姿、倩碧、sisley……
美容意识:皮肤美容科作为各大国营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独立出来,足可看出成都人对皮肤护理的重视。激光嫩肤、黑脸娃娃……太多闻所未闻的名词开始在成都粉子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现代的美容程序可以多达数十项,而且蕴含无数高级科技元素。从护肤品材质到护理手法,从深谷幽兰到海边微量元素,从某个金属元素到细胞基因,层出不穷的新鲜玩意,让姑娘们乐于将每年过万元的开销支付给美容护肤品。
- 上一篇:药企转日化:中外药妆企业火力对接
- 下一篇:全省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工作培训班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