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跨国日化巨头 进入中国大事记
日期:2008/12/15 阅读数:954
1981年,德国威娜与天津第一日用化学厂合资,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西方美发企业。
1981年,日本资生堂进入中国。在北京市友谊商店、北京饭店等9家大型商场、饭店开始销售约60个品种的资生堂化妆品、香皂、牙刷用具等产品。
1983年,资生堂与北京签署第一次生产技术协作协议,开始销售“华姿”产品。
1988年,德国汉高开始了中国业务。
1989年,宝洁公司在广州成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广州宝洁有限公司。随后,宝洁旗下潘婷、飘柔、海飞丝进入中国市场。
1991年,资生堂与北京签署第四次生产技术协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资生堂丽源化妆品有限公司。
1992年10月23日,高露洁棕榄公司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第一家中国工厂。
1993年,汉高家庭护理产品进入中国。
1993年8月,日本花王踏上中国土地,开设上海花王有限公司。
1994年,汉高化妆品和美容用品业务进入中国。随后,汉高陆续收购了“天津加酶”、“海鸥”、“天天”、“桂林”、“孩儿面”、“可蒙”和“光明染发剂”等品牌。
1995年11月,总投资为8980万美元的独资企业——广州高露洁棕榄有限公司成立。
1996年底,法国欧莱雅集团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2003年12月与2004年1月,欧莱雅分别斥巨资收购“小护士”和“羽西”。
2004年,花王(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成立,进一步加速了花王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
2006年11月,纳爱斯通过全资收购英属中狮公司旗下奥妮集团 (香港)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一举获得“奥妮”、“100年润发”、“西亚斯”等系列注册商标的合法独占使用权。2007年初,纳爱斯利用香港奥妮原有的产品、渠道及部分团队,在内地重新启动销售。
2007年3月,著名民族品牌大宝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随即被强生收购。
2008年,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增资10亿元人民币复兴“白猫”品牌。
- 上一篇:她见证了欧莱雅的中国传奇
- 下一篇:DHC 樱桃果明美容霜金秋上市
- · 高丝天猫关店、资生堂进行布局调整……日妆受挑战 国产护肤品强势崛起
- · 日妆巨头中国遇冷!花王旗下三大品牌年底将关停 资生堂迎来11个季度中表现最差季
- · 资生堂公布最新财报 中国市场成化妆品巨头业绩“强引擎”
- · 东方美谷国际化妆品大会溢出效应明显 吸引资生堂、欧莱雅等在奉贤建立研发机构孵化项目
- · 15批次化妆品未准进口 涉资生堂多款产品
- · 资生堂宣称产品“7天美白” 化妆品成虚假宣传重灾区?
- · 重回“日本制造”,资生堂集团36年来首家本土新工厂落成
- · 资生堂等日本企业加速去塑料化
- · 资生堂2019财年前三季度财报:中国市场净销售额同比增长18.3%
- · 传:资生堂、雅诗兰黛集团竞购美国新兴护肤品牌 Drunk Eleph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