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成本上涨谁之祸 二线品牌夹缝之中求生存
日期:2012/9/4 阅读数:817
今年,对于众多的国产品牌来说,是极其艰难的一年。据中国洗涤工业协会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数据显示,由于企业难以通过涨价来化解成本压力,洗化行业的亏损面将日益扩大,成本上涨将使他们承受巨大压力。
一方面,由国产品牌主导的二线洗发水的表现也不尽人意。在众多一线品牌的强势广告和三线品牌促销推广的夹缝中,品牌竞争力衰退、营销日趋冷淡的二线品牌逐渐沦为鸡肋产品。
另一方面,迫于销售业绩的压力,冲货成为了二线品牌的常态,而这严重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和品牌价格体系。而对二线品牌冲击较大的主要是宝洁和联合利华,它们齐全的产品线满足各层次消费者的需求,而且促销力度和频次也非常强劲。
以宝洁为例,它长期推出组合促销装,在超市中常常可以看到买400ml送200ml,并联合旗下多个子品牌进行满额减、买赠等各种各样的活动。这无论是对于渠道商、终端店主,还是消费者,宝洁的大力投入都颇受青睐。
近期,宝洁的野心愈发强烈,据经销商透露,宝洁已经开始在一部分区域执行“买一赠一”的大力促销,直接打五折的巨大诱惑将促使他们推进宝洁在洗化行业的霸主地位,二线品牌看似更加岌岌可危。
如果说一线品牌以其强势的优惠在洗化行业中独领风骚,那么三四线品牌又是如何在这股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呢?
三四线品牌由于利润高,操作空间大,在促销员的拉动下也能保证较高的销量。尤其在那些农村市场,三线品牌的大力促销持续性地保持市场热度。因此,在一线品牌和三四线品牌的双面夹击之下,国内二线品牌的处境非常尴尬,品质比三线品牌好但运营成本高,价格比一线品牌低但品牌力不足,犹如夹缝困兽无力施展拳脚。
责任编辑:小孙 www.hzpzs.net
相关新闻
- · 联合利华将在美容护肤产品中弃用“美白”等字眼
- · [独家]联合利华在韩国推出环保型护肤品牌
- · 因多地市场不景气 联合利华下调销售预期
- · 传:联合利华、汉高及多家私募基金竞购美妆巨头 Coty价值70亿美元的专业产品部门业务
- · 联合利华公布“减塑”新承诺:到2025年集团对新塑料的使用量将减少35万公吨
- · 英国按需上门美容服务平台 Blow Ltd众筹190万英镑,联合利华参投
- · 联合利华最新季报:新兴市场和家庭护理部门表现出色
- · 联合利华CEO:光说不练的“社会责任”营销,严重威胁行业信誉
- · 防范虚假营销!联合利华旗下VC参投美国的意见领袖营销管理服务商CreatorIQ
- · 联合利华有意出资10亿美元收购美国新兴护肤品牌 Drunk Eleph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