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困局难破,本土化妆品之殇
日期:2012/7/5 阅读数:739
长期以来,大部分本土化妆品牌代表着低端、廉价的另类称呼,徘徊在二三线城市的超市、化妆品店甚至沦落于路边小店,登不得大雅之堂,纵然有某三两只可以进驻商场专柜的本土品牌,却遭遇消费者的冷落而不被市场买帐。在外资及合资品牌的步步追剿中,本土化妆品牌面临困局重重,进退两难,前途一片黯淡。
受外资和合资品牌的挤压、打击,国内大多数中小化妆品品牌只能云集于二三线城市的超市、化妆品店等大众化卖场,品牌定位低,同时还面临着彼此之间的恶性竞争而不得不展开价格战,乃至于低价格下的低利润往往也会因此而大幅缩水。既使是这样的局面也随着欧莱雅等国际化妆品牌的渠道下沉而将被打破。
面对这样的局面,本土化妆品牌似乎总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同质化品类使本土品牌在市场上处于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尴尬境地。诸多的概念和细分化领域已经被外资品牌先入为主,再步人后尘也不过永远充当小小的配角而引不起人关注。
没有亮点的品牌自然得不到代理商的青睐,因为接下来进百货、上KA的准入门槛无疑会令代理商们对本土品牌头疼万分,同类条件下,风险大的投资谁都会退避三舍、绕道而行。
除此以外,关于终端渠道、广告营销……一个个困局摆在本土化妆品面前。没有资本作后盾,技术缺失的品牌自然无价值可言,崛起无望,最终便难逃被“蚕食鲸吞”之厄运。。当一个个本土化妆品牌的集体沦陷必然使得市场份额更多被国际大牌占据,而本土民族化妆品牌的未来的发展之路,更加的崎岖多劫。
www.hzpzs.net网责任编辑 小陈
- 上一篇:化妆品电商:困境中求生存、谋发展
- 下一篇:儿童化妆品市场风起云涌